close

 

    在看「分手信」這本書時,還不清楚亞斯柏格症究竟是什麼樣的疾病,直到「我的名字叫可汗」時,我才知道這是自閉症的一種,而出生於印度的哈魯瓦可汗,即是該疾病的患者之一,而他的人生挑戰來自於911導致的悲劇,也來自自己對於一生摰愛的承諾,他要告訴美國總統:「我的名字叫可汗(Khan),我不是恐怖分子。」,所以他跟隨著總統的腳步,展開了旅程。

    故事用著每日於旅程中的記事來倒敘哈魯瓦截至目前的人生,性格與其他人迥異的他,花費了母親不少的心力,尋找名師、善用譬喻、以誇獎代替責備的方式,將他細心照護,但卻因而忽略了弟弟扎吉拉,因此,嫉妒讓他對這個哥哥沒有太好的善意,但在母親去世之後,還是想了辦法將哈魯瓦接到了美國,展開有別於過去的生活。

    透過了弟媳的關係,他才知道自己這樣的狀況原來是亞斯柏格症,即使如此,依舊要想辦法養活自己,扎吉拉沒有打算要讓哥哥靠自己養一輩子,但也在此時,遇見了改變他一生的女人曼蒂拉。

    她是個年輕的單親媽媽,有一個可愛和有點任性的兒子撒米爾,在哈魯瓦傻氣又認真的追求下,他們決定共同創造家庭,開心的日子不久後,卻遇上了911事件,穆斯林姓氏(可汗即是一種)的印度人也受到歧視與質疑,撒米爾因而喪生,曼蒂拉被悲傷淹沒,而哈魯瓦只好完成她所要求再次見面所提出的要求,和總統說:「我的名字叫可汗(Khan),我不是恐怖分子。」

    有別於一般印度電影,沒有歌舞的片段,但卻同樣的高潮迭起,飾演哈魯瓦的沙魯克汗,那種自閉症重覆單一的反應,無法與人直視的眼睛,單純、聰明、信守承諾和無私的態度,演技真是出神入化;她的母親在印度教和回教徒的戰爭中,教訓他:「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壞人,其他的,沒有差別」,他始終貫徹這件事,當基督教徒的母子因風災受難時,他全力的協助救災活動;當回教徒的醫師打算煽動恐怖攻擊時,他鼓起勇氣對抗,甚至通報,他不因為自己的信仰苟且不該有的行為,也不因信仰不同而對受難之人袖手旁觀,令人動容。

    911過後,我曾經去了紐約一趟,我能感受那嚴格的安檢過程,但比起哈魯瓦所面對的安檢過程,真是小case了,這可汗的姓氏沒有過錯,但也讓他吃了苦頭,生活很艱難,跟蹤總統很花錢,路程很遙遠,他又很怕生,但難熬的時刻,他撐過去了;而曼蒂拉的心結能否瓦解,就要看她的智慧了。 

很喜歡電影中的一段話:「恐懼是無法避免的,但不要在心理將它無限放大,讓他模糊了你的目標」,這是因為害怕巨大聲響的哈魯瓦,習慣用掩住耳朵的方式躲避時,由曼蒂拉告訴他的,我把這段話放在心上,也警惕自己,在遇到和主角一樣的困境時,也有這樣面對問題的勇氣,真不知道印度電影是不是都這樣意寓深遠?本片是,三個傻瓜也是,是值得推薦進戲院的好電影,別忘了帶面紙。

 

本文另外發表於:

http://blog.udn.com/lionstar0806/5236523

 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onstar0806 的頭像
    lionstar0806

    我本楚狂人的電影世界

    lionstar08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